晚粳稻價格持續走弱,江蘇粳米的價格優勢逐漸體現
【主要觀點】由于江蘇遲遲不見托市啟動,晚粳稻價格持續走弱,市場低迷不振,江蘇粳米的價格優勢逐漸體現,使得東北粳稻米市場的復蘇之路顯得尤為漫長。
11月中旬,國家在黑龍江省啟動了粳稻托市收購,給低迷不振的東北粳稻米市場注入了一劑強心劑,稻米市場回暖有望。不過好景不長,進入11月下旬,在多種不利因素影響下,黑龍江稻米價格又出現新一輪下跌。
市場供應壓力凸顯
中華糧網數據顯示,2012年我國粳稻播種面積小幅提高,總產為6750萬噸,較去年增加110萬噸。國家粳稻庫存缺口得到進一步彌補,根據內部供需平衡計算,2012年我國粳稻首次出現供大于需的情況,粳稻庫存略有盈余。在這種情況下,市場供應壓力增加,東北和江蘇都出現了農民“賣糧難”的情況。
由于今年降雪時間提前,東北許多農民還沒有來得及收割新季粳稻,降雪給農戶帶來了極大的不便,對收購市場也造成很大影響。降雪后,水稻的水分明顯提高,普遍集中在18%~20%,而往年水稻的水分只有17%~18%,無形中增加了企業的烘干成本,也增加了農戶的賣糧成本。
南北價差優勢顯現
由于江蘇遲遲不見托市啟動,晚粳稻價格持續走弱,市場低迷不振。
江蘇晚粳稻收購價由1.45~1.47元/斤下跌到本周的1.30~1.33元/斤(出米率70%以上,水分17%左右),已經跌破最低收購價。此時,黑龍江圓粒粳稻收購價在1.32~1.34元/斤之間。
但加工成大米以后,江蘇粳米的價格優勢逐漸體現。
由于2012年江蘇粳米品質和外觀較去年有明顯提高,除口感略有差異外,與東北米不相上下。中華糧網數據中心監測,截至12月11日,江蘇雙拋雙選的晚粳米出廠價已跌至1.80~1.85元/斤,而黑龍江相同規格的圓粒米出廠價為1.98~2.03元/斤。
在利益驅動下,已經有不少廠商開始對江蘇米進行灌裝東北米包裝,運往西南等銷區。
從12月初開始,黑龍江粳米價格出現下滑,12月1日~11日,黑龍江粳米價格下跌0.02~0.03元/斤,而江蘇晚粳米繼續弱勢穩定。
相關文章:政策力挺粳稻市場或將迎來轉機(本報特約分析師谷豐)
【主要觀點】隨著托市收購的持續開展,加上后期粳米需求有望逐漸增加,預計粳稻市場也將逐漸擺脫弱勢格局,年前有望小幅回升。
經歷新稻上市之后的大幅調整,在最低收購價預案啟動的呵護下,近期國內粳稻市場逐步企穩,購銷有所活躍。
當前粳秈價差處于較低水平
12月上旬,安徽產標一晚粳米下跌至1.95元/斤,江蘇產特制晚粳米下跌至2.05元/斤,而安徽產標一晚秈米為1.90元/斤,皖蘇粳米與晚秈米的價差分別縮小至0.05元/斤和0.15元/斤。
在大米價差不斷縮減的同時,各品種稻谷收購價也不斷縮小,目前普通圓粒粳稻收購價在1.40元/斤左右,水分高的還低于1.40元/斤,而相當多產區的中晚秈稻收購價在1.30元/斤左右,同期早秈稻收購價也在1.30~1.40元/斤,早秈稻價格居然與粳稻相當,顯示當前粳稻價格相對偏低,對未來粳稻走勢構成一定利好。后期大米需求有望逐步放大
轉眼元旦將至,距春節也只有1個多月,按慣例,年前會迎來一個商品消費的旺季,大米市場也不例外。
隨著大米需求逐步增加,稻米市場購銷將逐漸活躍,經銷商也將開始積極備貨,這將推動加工企業入市采購稻谷。由于目前粳米性價比優勢明顯,加工企業采購粳稻積極性預計也將更為積極,有助于提振粳稻市場。
總體上看,當前粳稻價格處于相對較低水平,加上國家啟動托市收購,目前價位介入粳稻收購市場風險應該不大。
隨著后期粳稻托市收購量的增加和粳米需求的擴大,年前粳稻市場或有可能走出穩中偏強的行情。
當然,由于今年CPI指數連續走低,表明當前物價總體較為低迷,加上粳稻總體供應壓力較大,預計粳稻市場總體上漲力度也將較弱,上漲空間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