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淮地區食用豆市場購銷持續僵持
時近年末,部分地區鐵路運輸限裝、停裝現象時有發生,個別商戶已著手備貨壓倉。產區虧庫現象延續,短期價格或將小幅波動。
從11月中旬起,沿淮地區食用豆市場購銷持續僵持,經過市場消化,12月上旬銷區市場購銷略有好轉,受產地收購市場持續“冷戰”影響,惜售加重導致供應偏緊。本周產地市場客戶多的收購商已明顯表現虧庫,而另一部分市場客戶少的收購商前期囤積的貨源在上周價格略有松動,本周起這部分商戶又欲挺價。
收購無量出現短暫波動
上周起,產區收購商的挺價意愿略有松動,存儲商在持續平穩的價格中,背負巨額貸款壓力,有部分商戶認為,產區大量貨源在農戶手中,一旦集中出售,市場承受力將會受挫,囤積商的損失或將超負荷,因此,個別租庫的存儲商開庫放糧。
產區各收購集散地均出現類似現象,很多大的收購集散地日收購量已低于歷年同期的80%,平均每個商戶日收購量很難達到5噸,部分區域經紀人的存儲已開始流向收購商,但已有部分出現劣變。農戶的惜售心理一直未見松動,調查顯示,農戶除受上半年的價格影響外,更主要的原因是青壯年都已出去務工,留守老人不考慮糧食處置。
產區收購價格依然維持上月行情,大部分區域均未受市場需求拉動而提高收購價,僅有小部分區域因質量優勢顯著,比月初提高40元/噸。本周初河南許昌、漯河、周口、永城等地市場收購價仍保持月初的5000~5040元/噸,車板交貨價均在5140~5160元/噸之間,由月初的虧損或微利開始向正常利潤靠攏。
安徽太和平均收購價5040元/噸,車板價依然保持月初的5100~5140元/噸,交易量比上周明顯提高;渦陽閘北收購價5080~5100元/噸,車板價5140~5160元/噸,利潤空間較小;淮北市的百善、劉橋、閘河等鎮收購價5100~5120元/噸,比月初提高40元/噸,車板價同步提升為5180~5220元/噸;宿州市部分地區收購價5080元/噸,車板價5160~5180元/噸,交易量比上周明顯提高。
上周起各區域賣出量均比上月末明顯提升,預計市場采購量仍將加大,由于產區收購量已無法適應市場,部分存儲豆或將流入市場。受此影響,收購商提價收購的利潤空間將會進一步濃縮,優質豆即使上漲也僅三五分錢,過高的漲幅不會出現。
銷售平穩市場采購遲緩
銷區市場經歷長達1個多月的漫長消化,由于經營商利潤微薄,雖然市場庫存比歷年同期偏少,但大部分商戶均表現情緒低落。受上階段南方多區域持續降雨影響,豆制品銷量稍有好轉,部分區域經銷商似看出一點商機,欲著手備貨壓倉,但時近年末,由于鐵路運輸偏緊,部分區域限裝、停裝現象時有出現,不同程度地影響了發貨量。
調查顯示,南方各市場銷量依然平淡,豆制品加工商已不像過去冬季大批壓貨囤積。由于今年市場大豆銷售價格高于歷年同期,豆制品加工受工人費用和煤炭價格等大幅上漲影響,豆制品價格一直平穩,加工商利潤進一步濃縮,加上蔬菜等副食類價格平穩,豆制品銷量受到階段性抑制。
上周末,南方銷區市場大豆銷售價格比上周初略有好轉,部分區域開始由虧損轉向微利,惡性競爭也明顯好轉。廣東常平、佛山、清遠等市場安徽優質豆批發價可達5500元/噸;湖南長沙、懷化、郴州等地銷售均價5460元/噸;貴州貴陽、安順、六盤水等地5480~5520元/噸;云南、四川、廣西等省區有部分區域受地產豆影響,銷售價格仍然混亂;江西南昌、贛州,福建福州、漳州,浙江杭州、龍巖等地銷量均比月初提升,批發價均比上周提高40~60元/噸,各地均為5460元/噸。各經銷商對后市行情沒有過高期待,補庫壓倉情緒很難激活。
短期活躍漲價幅度受限
由于產區收購量太低,各地市場或多或少地補庫采購,產區在長時間賣出無法補庫的影響下,庫存量日漸減少,甚至有很多商戶面臨空倉,冬季的特殊氣候一旦出現,短時間內將導致收購商恐慌,因此,產區部分區域收購商又開始提價補庫。
產地各區域發貨量均明顯提升,從河南許昌、漯河,安徽亳州、淮北、宿州等10個鐵路站點調查,近10天各站平均日發送黃豆6.5車,累計發送652車計3980多噸,海運集裝箱和汽運達1100多噸,而調查區域內日收購總量抵不上賣出量的1/5,由于此時農民不單純是惜售待價,而是大部分農民工在城市,賣糧時機不到,收購商提價仍然無法刺激收購量。
市場近期陸續到貨,價格前低后高,雖然產地漲幅不大,畢竟市場銷售價格沒有明顯上漲,隨著產區補庫心理增強,商戶之間的信息傳遞加快。本周至下周,受冷空氣活動影響,一旦出現雨雪天氣,又會出現挺價現象,值得提醒的是,小波動或許將出現,大幅提價或將再現僵持,原因是四川豆、廣西豆等均比沿淮和東北豆低300~400元/噸。